区块链挖矿合法吗?深入解读监管与风险

拒绝996和icu,挖矿让你财务更自由
区块链挖矿,作为获取虚拟货币的关键手段,在加密货币领域占据重要地位。然而,其合法性在全球范围内饱受争议,且因地域、政策的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。

在我国,区块链挖矿的合法性界定十分明确。2021 年 9 月,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门发布《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》,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一部门发布《关于整治虚拟货币 “挖矿” 活动的通知》,明确将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定性为非法金融活动,严禁新增虚拟货币 “挖矿” 项目。这是由于区块链挖矿,尤其是比特币等虚拟货币挖矿,能源消耗巨大,对产业发展、科技进步带动作用有限,还可能引发金融风险,扰乱经济金融秩序,与我国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节能减排目标背道而驰。比如,新疆克拉玛依市中级人民法院曾审理一起涉及比特币 “挖矿” 的买卖合同纠纷案件,因合同目的是从事 “挖矿” 活动,违背 “绿色原则” 和公序良俗,最终被认定无效。

放眼国际,各国对区块链挖矿的态度也不尽相同。美国部分州允许区块链挖矿,但需遵循严格监管。例如,纽约州要求挖矿企业遵守严格的环境法规,以降低挖矿带来的高能耗与环境污染问题;得克萨斯州虽吸引了大量挖矿企业入驻,却也因挖矿导致电力需求激增,使得当地电费上涨。2024 年,美国总统拜登提出对加密货币挖矿者的总能源成本征税 30% 的方案,旨在减少该行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,但该方案面临诸多阻碍。而在伊朗,政府曾短暂允许区块链挖矿,条件是使用可再生能源,不过后来因电力供应紧张等问题,对挖矿活动加以限制。俄罗斯则在不断探索监管路径,尚未完全放开或禁止区块链挖矿。

从技术原理看,区块链挖矿通过特定算法,利用算力竞争来验证交易并生成新区块,进而获得虚拟货币奖励。像比特币挖矿,需专业 “矿机” 进行密集计算,消耗大量电力。据估算,挖一枚比特币所需电量,能满足数千户家庭一个月的用电需求。这种高能耗特性,成为许多国家限制或禁止挖矿的重要原因。

从金融风险角度分析,区块链挖矿与虚拟货币紧密相连,而虚拟货币市场价格波动剧烈,缺乏有效监管,容易滋生欺诈、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。挖矿所得虚拟货币的价值难以准确评估,投资者可能面临巨大财产损失。并且,大量资金涌入挖矿领域,可能对传统金融体系造成冲击,威胁金融稳定。

区块链挖矿的合法性因地区而异。在我国,其属于非法活动;在国际上,各国也在根据自身经济、能源、监管等情况,权衡利弊后制定相应政策。投资者在涉足区块链挖矿前,务必深入了解当地法律法规与政策导向,充分认识其中的高能耗、高金融风险,谨慎做出决策,避免陷入法律与经济困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