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 USDT 的最新法律法规:全球监管动态与合规挑战

《天才法案》明确将合规稳定币定义为 “支付型稳定币”,强调其作为支付或结算手段的数字资产属性,且不属于法定货币、银行储蓄、金融证券及商品范畴。这一定性为稳定币监管路径奠定基础。在发行主体方面,法案规定未来发行人主要为 “受保的存款机构”(如获联邦认可的银行和信用社)以及 “受监管的非银行机构”(需专门申请联邦或州层面的稳定币发行许可)。这意味着,像 Tether 发行 USDT,若想在美国市场合规运营,需满足严格要求。

从储备资产规则看,法案要求稳定币发行人必须维持 100% 现金或短期美国国债等高度流动性资产作为储备,以此保障稳定币与锚定资产间稳定兑付。当下,据 JPMorgan 分析师 2 月估算,USDT 储备目前仅 66%-83% 符合《天才法案》要求,Tether 需大规模调整储备结构,替换掉比特币、企业债券及部分担保贷款等资产,增加美国国债持有量,才能实现合规。

审计与信息披露层面,《天才法案》规定发行人每月都要接受第三方审计,并向监管机构提交财务报告,若存在虚假报告,将面临刑事处罚。过往,Tether 在储备透明度上饱受诟病,虽有提供储备审计证明,但其审计机构 Bdo Italia 为 Tether 选定,独立性存疑,致使市场对 USDT 信任度波动。如今,Tether 首席执行官 Paolo Ardoino 表示,公司将遵守《天才法案》,预计耗时约三年进入美国市场,且打算针对美国及机构投资者推出新版 USDT。为达合规标准,Tether 已聘请新首席财务官 Simon Mcwilliams,着手与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合作开展审计工作。

在我国,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一直被严格监管。中国人民银行等多部门多次强调,虚拟货币并非法定货币,不具法偿性与强制性等货币属性。2021 年发布的《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》明确,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,任何法人、非法人组织和自然人不得从事虚拟货币代币发行融资、代币交易炒作,也不得为虚拟货币交易提供信息中介和定价服务等,更严禁采用虚拟货币进行支付结算。国内投资者参与 USDT 交易,不仅面临资金损失风险,一旦交易涉及非法金融活动,还需承担法律责任。

全球其他地区也在积极推进稳定币监管立法。欧盟通过《加密资产市场法规》(MiCA),对稳定币发行、运营等环节制定严格规范,要求发行人满足资本要求、储备金规定及反洗钱合规等条件。英国、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同样针对稳定币监管出台相关政策,着重关注消费者保护、市场稳定及反洗钱等领域。